
(桂阳县庙下古村)
新桂阳5月9日讯(记者 李卓林)凉亭、古居、戏台、宗祠……5月8日,香港大公报、中新网等多地媒体人一行走进桂阳庙下古村,感受传承千年的历史文明。
庙下古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,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。青砖黑瓦清水墙,青石巷道青水沟是庙下基本色彩。四栋八间通腰巷,大门开敞无天井,是庙下的建筑风格。这个村里560户居民都姓雷,他们热情友好,善良且质朴。
(桂阳县庙下古村)
村头半月形水塘旁边,有一块鹅卵石、青石板筑地的大坪,坪中有座青砖黑瓦木梁的凉亭,里头摆有青石桌凳。村民告诉笔者,这里“明朝就已存在”。亭子里有打牌的老人,有捉对在楚河汉界厮杀的“将军”。或闲谈或什么也不做,只享受那八棵古柏覆盖下的荫凉。这里,是享受生活的“休闲中心”,也是家长里短的“信息中心”,还是规矩行为的“宣传中心”——凉亭石柱上刻印“永禁:亭内不许堆物、打铁为准”,“禁宰杀耕牛”。
(在凉亭里休憩的村民)
据了解,全村保存比较好的古居有270多栋,大多是明清时的建筑。“明朝风格更质朴,清朝后变得更花俏、精细”,村里老人道出区别的诀窍。
(门头上栩栩如生的雕花)
走进护国军中将雷洪的故居,墙面上刻有精致的人物鸟兽,门头上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雕花。这些都是先人精雕细琢,纯手工打造。每一道工序,每一朵雕花下都汇聚了万千的心血和纯熟的手艺。这里具有鲜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较高的历史、文化、科学价值。
(玺公祠)
庙下古村里还有一个集中看戏的地方——玺公祠。这个宗祠有三进,第一进是过道和义仓。第二进是戏台,台口朝内,台前是天井,两边有游廊,每逢节假日,都会有村里的业余剧团在这里表演,这个时候大人和小孩子都会自发聚集在这里观看演出,《十五贯》、《屠夫状元》、《珍珠塔》等剧目在村里尤为受欢迎。第三进堂屋正面墙上是神龛,这个堂屋既是集会的“主席台”,又是大型宴会的“上座席”,还是看戏的“贵宾位”。同时,玺公祠还是村里的政治、文化、礼仪中心,商量村里大事在这里开会,大型文化活动在这里举行。
“古色古香的古村落繁衍出悠久的历史文明,让这个村子历久弥新,韵味悠长”香港大公报记者刘恩琛这样评价道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新桂阳客户端
县妇幼保健院:口腔科搬迁升级揭牌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 丨双稻轮作插秧忙 农机服务助力晚稻移栽
践初心 办实事 | “职达”家门口:我县举办2025年零工市场专场招聘会
全民健身日丨全民健身“动起来” 冠军之城“热起来”
塘市镇水尾村:“家门口”的暑托班,孩子学习“不掉线”
冠军之城丨我县举行“体彩杯”柔力球比赛
冠军之城丨我县举行“体彩杯”武术交流赛
桂阳三中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
下载APP
分享到